

硒的生理作用及富硒稻米生产技术
过去一直认为硒是一种有毒的元素,直到20世纪50~60年代才肯定硒是动物体必需的微量元素,1973年联合国卫生组织宣布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,1988年中国营养学会将硒列入人们每日膳食营养素之一。我国2/3地区属缺硒地区,其中1/3地区为严重缺硒地区,大约有七亿人生活在低硒区。针对我国大部分地区土壤中硒贫乏、当地居民硒摄入量严重不足的现状,近年来各地纷纷研究开发富硒农产品生产技术,在缺硒地区掀起了补硒热潮。开发富硒稻米,对于提高人民健康水平、改善稻米的品质、提高稻米的品位、增加稻米附加值、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意义。特别是在目前种粮效益普遍较低的情况下,开发富硒营养大米不妨是一条有效的增效途径。

硒的生理作用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,硒主要具有以下生理功能:
1、硒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,其作用与维生素E相似,但效力更大,可调节体内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,影响某些重要酶的代谢及活性,调节维生素A、C、E、K在体内的吸收及消耗,参与辅酶A、Q的合成,提高肌体的免疫力,抗衰老。
2、对某些致癌物有较强的拮抗作用,能抑制化学致癌物、分解致癌物质,如黄曲霉素、四乙铅基等,还能将长期积存在人体中的有害金属离子如铅、汞、砷、镍等排出体外,具有天然的解毒、排毒作用。
3、可维持心血管系统的正常结构和功能,预防心血管病。在我国以心肌损害为特征的克山病,发现缺硒是一个重要因素。
4、保护视觉器官。硒是机体内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的重要成分之一,而这种物质能消除人体内包括眼睛的过氧化物和自由基,使眼睛免受损害。若人眼长期缺乏硒的摄入,就会发生视力下降和许多眼疾如白内障、视网膜病、夜盲症等


